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1:28 点击次数:196
导语:古人常说“普天之下、莫非王土”,在封建统治时期,皇帝是一国权威的象征,他拥有整个江山,也有社稷需要守护。社与稷都是传说中的神,社神管理土地、稷神管理谷物,古人重祭祀,祭祀他们的地方称为社稷坛,帝王江山稳固,社稷便能同享其福。
明、清两朝的皇族为了供奉社稷之神,依照《周礼考工记》中“左祖右社”的规定将其置于天安门西(右)侧,并称之为“太社太稷坛”。到了顺治帝时期,他又在乾清宫的东西两侧各设一个金殿,分别称为“江山金殿”和“社稷金殿”,合称“江山社稷金殿”,简称“金亭子”。它也是故宫中最小的宫殿,面积不足10平米,然而它的地位却绝不是那些大它成百上千倍的宫殿能相比的。
从名字上看来,它既代表了皇帝掌握着江山社稷,也是对国泰民安、江山永固的祈愿。但从摆放位置上看来,它面朝乾清宫,也就是皇帝的寝宫,试想一下,每天醒来就能看见江山社稷在自己的面前,岂不就是在提醒皇帝时刻不忘国事、谨记江山社稷吗?
展开剩余30%不过当初立志要好好治理国家的顺治皇帝,后来自己却因为心爱的妃子去世开始变得一蹶不振,每天看着江山社稷殿也提不起兴趣,最后万念俱灰、决定遁入空门,把社稷江山一股脑地扔在了八岁的玄烨手上。虽然这个殿没有对顺治皇帝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,却激励着后代皇帝不废祖业、励精图治,也算是尽其所用了。
文/子言
发布于:天津市